close

他性烈重名譽 葬身大海證明清白

更新日期:2008/07/04 16:20 記者徐睦鈞、嚴雅芳/台北報導


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白手起家,讓寶來證券從一家小券商,如今成為國內前三大的證券集團,他極重視名譽,媒體說他買學位、與考試院長被提名人張俊彥的學商關係等,對他來說,等於是一生中最大的侮辱,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用這麼激烈的手段來證明自身清白,也震驚了整個市場。

 


白文正自認出身低,出社會後努力向上,最高制式學歷是台北商專畢業,但相當勤奮向上,幾年前因為在推動新金融方面的貢獻,獲得交大的榮譽博士學位,他掩不住內心的喜悅,認為是他這一生中最大的驕傲,當之無愧,不過,這次事件,扯上政治,有理說不清,讓他備感壓力。

 


白文正不到40歲就成為證券公司超級營業員,1988年創立寶來證券,並推動旗下的寶來期貨成為國內第一家掛牌期貨商。白文正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圈中,以衍生性金融商品和靈活的電子下單系統殺出重圍,國內的選擇權市場日益蓬勃,白文正扮演關鍵性角色,因為當初就是在他的領導下,讓選擇權從人人陌生的金融商品,成為門檻不高、多數人能輕鬆上手的投資工具,也使得一路走來,寶來集團在期權市場上的占有率,一直是其他業者所望塵莫及,憑藉著創新、率領著一群金融新兵打天下,寶來王國日益壯大,說寶來是白文正的第二生命,或是白文正的代名詞一點也不為過。

 


白文正小時候家境並不富裕,由於父親在他16歲那年就過世了,僅留下母親和7個兄弟姊妹,全靠母親當工友的薪水一手帶大,台北商專畢業後,他從國泰信託展售員開始,也到投資學老師的公司上過班,當時台灣股市正熱,25歲就讓他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白文正小時候貧苦的經驗一直是他日後創業的養分,因為得來不易,使他更為珍惜,在尋覓人才時也更願意給年輕人機會。

 


白文正30年的金融歷程,卻因捲入政商風暴戛然而止,一名資深員工表示悲傷且不解,歷經過這麼多大風大浪的總裁,何以會放手最捨不下的寶來集團,以及一生奮鬥而來的成就,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向外界抗議。今晨警方公布打撈到他的屍體,辨認特徵之一是左小臂義肢,認識他的大部分朋友都大感震驚,結識長久卻不知他裝有義肢,可見他堅忍人前的一面,但卻又脆弱得不堪生命的折磨。

 


白文正這幾年身體狀況不佳,有痛風,必須長期靠吃生技食品來調養身體,儘管身價超過百億元,平日卻甚少大魚大肉,並沒有因為成為企業大老闆後,而忘記昔日清苦日子。

 


他喜歡廣結善緣,助人為樂,2000年總統大選時,為了三邊都不得罪,全部都贊助;在學術、傳媒界的也認識很多好朋友,都是白在事業上的專業顧問,只不過,最近幾年,媒體爆料風潮影響到他,有心事不敢找朋友吐露,壓力日增,抑鬱寡歡。

 


事業經營給他的壓力很大,他常跟朋友說,半夜常睡不好,被外資嚇醒,寶來外資持股逾30%,這幾年的股價不能突破,他常被外資「訓話」,本來寶來三年前要賣給國泰金,但也因為他堅持不願賤賣而作罷。

 


之後,他購併華僑銀、入主央保,開拓新金融事業,獲頒交大榮譽博士學位,他認為是他自己的努力,有這個學位,他這一輩子己經夠了。

 


他也用人唯才,真正做到提攜後進,這幾年將寶來的事業體陸續獨立,已培養出6、7個總經理,有的甚至年紀不到30歲就擔當大任,他曾自豪地說,「年輕人只有未來,沒有歷史,當一個人常回顧歷史的光環,就等於老了,」是否是投射他一生際遇的寫照,他應該最有感觸!

 


連番的風波大大折損他的精神,心情無法抒發的他,這幾年愛上了海,朋友說,以前他最喜歡一個人跑去泰國普吉島散心,一年去10幾次,因為那裡沒有人認識他,他吃路邊攤,找朋友談心事,是他得以喘息的機會,最近卻因官司纏身、限制出境,只能到澎湖海邊散心,這次選擇在澎湖結束一生,其實有跡可循。

文章引用:<<他性烈重名譽 葬身大海證明清白>>


 

----------------------------------------------------------------

媒體殺人? 鉅子嚴厲控訴

更新日期:2008/07/05 04:33 呂紹煒新聞分析


是什麼樣的情境、壓力,竟讓身價近百億的金融集團老闆,義無反顧的跳海而亡?在憑空凌虛的那一刻,他想的是龐大的事業、傳奇的人生、家人的親情,還是那讓他終而走上絕路的媒體?未來,後人要如何看這麼一個「離奇」事件?是單純的社會事件,還是「媒體殺人」負面教材?

 


不論從那個觀點看,
白文正都算是成功的金融家─白手起家,一手打造出的寶來金融集團,在國內金融商品創新路上獨佔鼇頭,是多少大型金控「思慕」的對象。目前身價,保守估在六十到八十億之間,有人則更估到百億元之譜;現有的事業亦穩定而上軌道。

 


這樣的人,不論從那個觀點看,都沒有自殺的理由!五月的搜索官司案件,雖然對其聲譽有傷害而讓白文正大受打擊,不過,這種案件終能藉著司法判決還其清白。但,媒體對他「買學位」的影射,卻永遠沒有那個「單位」能還他清白。

 


白文正的選擇,就是找媒體作「最後的申訴」,落寞但條理分明的陳述他的反駁。申訴完後上飛機到
澎湖,搭上計程車直赴大海旁,一去不復返。最後,仍不忘打電話回公司交代最後的公務後事。

 


一個百億金融鉅子,如此鎮靜、堅定、理性的走上跳海自殺之路,在全球金融史上,大概是破天荒的一遭。

 


悲涼的是,即使身擁百億,也只能以跳海証其清白,這也是白文正最嚴厲的控訴吧!對那些持續以廣告、購買刊物「供養」這些謀殺人的媒體的企業,是否能從這件悲劇中得到一些反省與教訓呢?

文章引用:<<媒體殺人? 鉅子嚴厲控訴>>

 


                                                                                                                                                            

其實我在看新聞之前
從來就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他的集團等等之類的
畢竟這一類的領域離我太遙遠了
也沒有特別的興趣去瞭解
但是...從一早突然看到yahoo首頁發出他死亡的快訊
點進去看時
突然莫名的難過

當時得快訊很簡短
所以我接獲的訊息只有"證實在澎湖發現白文正先生的遺體"
對於他其他的事情完全不了解
直到點了很多其他的相關新聞
才好像有了些瞭解

一個很風光的人為什麼會選擇跳海呢?
雖然我以前不喜歡聽到有人用自殺來逃避責任或是什麼的
因為那樣只會讓無意傷害到你或是愛你的人無法掙脫開那死結
但是...
我看完新聞後
又突然覺得好像不也是每個人鬧自殺都是那麼回事

新聞.媒體.政治.娛樂圈....等等
在每個記者筆下人物,也許一夕之間可以成為名人
卻也可以一夕之間從天堂掉進地獄
我不喜歡那種感覺
雖然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不是他們那樣的名人
但我覺得我們就像是生活在放大鏡底下
即使我們不是赫赫有名的公眾人物
身旁還是會有跟我們也許不太熟只是聽到一些傳聞開始小小的八卦起來
所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愛看新聞
我不了解
不認識/不熟的人為什麼有資格去評論別人呢?
是為了這個社會把關呢?還是滿足每個人們都有的好奇心呢?
就如同潘朵拉的盒子一樣...
為什麼不了解的人可以輕鬆地在旁邊搧風點火?
然後說這樣不對說那樣不好?

說實在...
我也沒有很高尚
因為我並沒有跟白先生認識
也沒有看過那些聳動的報導
只是以這樣的事情想到黛安娜王妃
再回歸到自己
我們努力生活著
究竟是要跟誰交代?

其實很想知道那些寫過白文正先生的記者.撰稿者們
當他們知道前幾天還在他們筆下的人物
此時此刻已經在另一個世界呼吸著不同於我們的空氣
他們的心情是什麼?
會不會像我一樣有一點點的難過呢?

真相是什麼?
從什麼時候開始媒體變成檢察官來告訴我們真相?
但是誰說撰寫的人不會加入自己的情感進去呢?
誰都以為自己拿到了第一手消息
但是真相其實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吧?
就算知道了真相,然後呢?

如果每個人都只做好自己的本分
開開心心地做好每一件事
不計較任何的利益
那...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是不是都親切了.可愛了點呢?

又如果...我們時時刻刻去做善事
扶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
開車的人也不會因此而大按喇叭的話
那...不滿的心態和暴力的傾向會不會少一點呢?

再如果...我們藉著自己所學去幫助該幫助的人
換取的不是金錢
而同樣也是他們努力換來的蔬菜.水果當回禮
那...世界和平也不會再是遙不可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